2016/05/12專題講座:配樂的角色—以紀錄片《冲天》為例

[ 更新时间:2016-07-31 ]

 國際紀錄片基礎培訓工作坊

WINDOC Workshop

 

2016/05/12專題講座:配樂的角色—以紀錄片《冲天》為例

講師:王希文

 

2016年CNEX與國藝會合作的「紀錄片國際網路發展平台」舉辦一系列專題講座及工作坊,邀請國內外知名領域專家為講師,與入選團隊進行一對一的互動交流。基礎培訓工作坊的講座最終場於五月十二日登場,邀請到國內金鐘獎配樂家王希文來分享他眼中配樂在影像中的角色,並以其創作的紀錄片《冲天》配樂為例子與影人分享。

 

講座一開始,王希文丟出了一個大哉問:「為什麼需要配樂 」?

 

現今有許多影片喜愛以流行歌曲為配樂,然而同樣為音樂,電影配樂與流行樂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。電影配樂服務影像與導演,而流行音樂有著一枝獨秀的特色可以被單獨欣賞,因此使用流行音樂為配樂時,不見得會很合適,流行音樂可能會使整體感覺太滿,而且不是為了這部影像生成的獨一無二聽覺。

 

回到配樂本身,配樂具有魔幻的本質,除了加強觀眾對情緒、事物、文化的連結之外,配樂非寫實的渲染特色也提供不同的功能,越不寫實的影片配樂應當更滿,而寫實的作品配樂就不用太多。雖然配樂身為影像中時常被忽略的藝術之一,卻也代表著某種觀點或概念,需要慎選其出現的時機。

 

想更進一步了解配樂的領域,可以從相關專有名詞的區分開始。音效與配樂不同,音效為還原寫實現場的手段之一,其中現場音樂(source music)為較特別的配樂手法,source music為影片中角色聽到的音樂,像是廣播聲或是演唱會。透過現場音效與配樂的切換,可以區分出影像寫實與內心想像的不同,以電影《鳥人》為例,影像裡戲中戲的舞台劇音樂模糊了source music與電影配樂的界線,進而產生魔幻奇特的風格,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所在。侯孝賢導演的影像作品中也常常看得見此種配樂手法,寫實的婚喪喜慶之聲被帶進影像之中成為具有特色的現場音樂,紀錄片製作上也很適合善用source music的設計。

 

音樂身為影像中的另一種敘事,與剪接一樣在表達觀點,實為一體,因此在建構影像畫面時需一起考慮。而配樂的功能又可分成兩種層面分析,第一層為物理層面與情緒較無太大關係,配樂在這個層面上帶出時空背景,如《島嶼天光》這首歌,聽者可以聯想到學運的背景與當下的時空。另外一個層面為透過音樂描述內在心理層面的情緒,讓觀者思考除了表面空間的描述外,音樂背後的情感或個性如何呈現並創造出差異。

 

平常觀賞影片時,可以特別注意音樂背後的意義,透過「音樂讓你想到什麼」 的問題來培養敏銳能力及建立腦中的音樂資料庫。相關的配樂小技巧,王希文還建議創作者第一次檢查配樂DEMO時盡量別使用筆電或是耳機,因為有可能會聽不見低頻聲音而產生誤解。至於創作上最容易遇到的問題莫過於彼此溝通,畢竟音樂很抽象,每個人理解上都會有很大的落差,比較好的溝通狀態為與對方面對面的討論。

 

講座最後,王希文分享了自己在紀錄片《冲天》裡配樂的經驗,播放些許影像片段來講解配樂邏輯。配樂與敘述主題及情節相仿,其基調圍繞在古典、英雄、貴族、史詩、抒情浪費與死亡孤寂之間,按照影像結構分成三大段落,與影像主題一同述說故事。